种业高质量发展究竟是什么?

2020-04-07 17:00:15

目前,种业行业的各方主体在科学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实践等方面,尚不充分、不平衡。从客观认识而言,种业高质量发展不会导致成本增加,反而会降低成本;种业高质量发展不仅仅包括一系列指标和标准,还应该紧密衔接实际产业需求、种植需求和农产品需求等;种业高质量发展来自于产业发展一线的迫切需求,同时更是需要顶层统筹设计,从政府部门、种子企业、科研单位、第三方机构等上层进行顶层设计;种业高质量发展应重视前期控制,不能单纯依靠市场的检验;种业高质量发展应重视不同部门之间通力合作,而不能各管一段;种业高质量发展应关注质量管理的动态化需求;种业高质量发展应该充分发挥人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。

种业高质量发展,意味着高质量的品种供给。

我国现有作物350种,纳入国家统计范围的作物有68种,多种作物种植面积位居世界前列。全国4000多家种子企业,80%从事“两杂”业务,产能过剩,竞争激烈;从事蔬菜、水果等经作的企业规模小、实力弱。在很多作物上,我国的品种仍处在价值链的中低端,高端品种都是由国外公司把控。推动高质量的品种供给,就是要发掘我国作物类型多样、种质资源丰富、市场规模大的潜在优势,提高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,更好满足日益提升、日益丰富的需求,跟上居民消费升级步伐。

种业高质量发展,意味着高质量的种子需求。

我国已形成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人群,中高端农产品内需市场十分广阔,但是居民收入水平偏低,养老、医疗、教育等给居民带来的负担还比较重,人民群众缺乏稳定预期,消费能力和意愿受到明显抑制。同样,农业规模化种植推进速度的放缓和倒退,影响着种子使用者的素质提升和收益预期,进而影响其对于高质量种子的需求。促进高质量的种子需求,必须解决这些问题,释放被抑制的农产品需求和种子需求,进而带动种子供给端升级,促进供需在更高水平实现平衡。

种业高质量发展,意味着高质量的资源配置。

在过去的高增长过程中,资源配置所存在的问题并不突出。目前,种业行业的育种创新资源、人才、技术大部分还是聚集在科研单位。当前,我国种业低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,一些落后的企业死不了、退不出,大量资源和要素被低效率使用,影响了种业的高质量发展。实现高质量的资源配置,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,完善产权制度,理顺价格机制,减少配置扭曲,打破资源由低效部门向高效部门配置的障碍,提高资源配置效率。

种业高质量发展,意味着高质量的投入产出。

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财富,实现成本最小化或产出最大化,是衡量发展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。近年来,我国种业的资产收益率、资金回报率不断下滑、连创新低,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。实现高质量的资本投入产出,就是要在人口红利逐步消退的同时,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本红利,提高劳动生产率,最终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,推动经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。

种业高质量发展,意味着高质量的分配循环。

资金分配循环是研发、生产、流通、分配与再投入的总过程。提高资金分配循环质量,是实现生产要素高效配置的途径。当前销售渠道占据了大量的利润空间,种子企业也将资金投入到广告宣传等营销活动中,而且种子企业员工普遍收入不高、没有尊严感、荣誉感,阻碍了种业的高质量发展。实现高质量的资金分配循环,促进各种要素按照市场价值参与分配,促进从业人员收入持续增长,畅通供需匹配的渠道,促进资金投入合理分配,逐步缓解产业运行当中存在的突出失衡,确保种业平稳可持续发展。